新光證券1215卜蜂2023存股名單證券開戶平台

 

系統自動摘錄國內外經濟新聞,其新聞僅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

新聞01

MoneyDJ新聞 2022-11-16 12:10:33 記者 羅毓嘉 報導隨著5G專網落地項目越來越多、用戶自4G往5G合約轉換推升平均用戶收益(Average Revenue per User, ARPU)的趨勢確立,向來被視為「資金避風港」的電信業也逐漸從配息穩健的定存股角色,轉而為在整個4G應用導入5G的趨勢中成為「成長股」的最佳代表。而事實上,4G時代的較低費率在轉往5G合約時帶來的大幅度合約價格跳升,也已成為包括中華電(2412)、遠傳(4904)、台灣大(3045)等業者推升EBITDA的最中調推手。 若以今年前10月各電信業者的EBITDA累計數字來看,中華電挾龐大的固網、行動通訊用戶數優勢,其EBITDA絕對數字達724.9億元仍穩居龍頭位置,年增4.3%,遠傳累計EBITDA為 254.81億元、年增9.3%成長率居冠,台灣大合併EBITDA則為EBITDA為284.0億元、年增3.4%。 電信業者分析,近年來電信業者的EBITDA成長動能主要來自行動通訊合約自4G往5G遷移,所帶來的資費成長。舉例而言,中華電用戶在4G升級5G時的每月資費(monthly fees)平均提升了32%;而遠傳4G用戶轉換至5G時,其每月資費提升率也超過了20%,而台灣大則觀察到換約帶來的月資費成長率約為24%。 由於單一用戶的資費成長,直接影響到固定成本與折舊攤提數龐大的電信業者EBITDA成長能力,如何加速推動更多用戶轉進5G合約,就成為電信業者當前最重要課題。 台灣各家業者先前均以「在今年底前將5G滲透率拉高到30%以上」作為今年度的行動通訊業務營運目標,惟目前只有遠傳一家在第三季法說會上宣布,30%滲透率目標已經提前在第三季達成;而台灣大截至第三季底的5G滲透率約為25%,中華電則未提供行動通訊5G滲透率的最新數字。 較值得注意的是,儘管4G轉進5G帶來豐厚費率成長,不過相較於遠傳較「純」的行動通訊服務營收組合(佔整體營收比重81%、其他新經濟營收則佔約19%)幾乎可完全將資費成長轉化為EBITDA的成長力道,中華電貢獻龐大、穩定現金流的固網事業體,則稀釋掉了行動通訊事業所帶來的EBITDA成長動能;而台灣大合併營收中,更包括了一大部分來自盈利能力弱於電信事業的momo電商零售事業,電信事業貢獻的EBITDA成長力道也遭分散。 展望2023年,業者一般預期,4G往5G轉換的滲透率仍會隨著用戶合約陸續到期而持續提高,並帶來更高的月租資費、並推升EBITDA持續成長。不過,EBITDA的成長率,大概仍將視各業者營運結構的「電信純度」來判斷。 而倘若遠傳合併亞太電(3682)、台灣大合併台灣之星兩案可順利取得主管機關核准,並在2023年各自併入兩大電信業者的營運,因亞太電與台灣之星用戶所用資費方案相對處於低階、中階位置,屆時往5G服務遷移所帶來的資費成長空間、以及對於EBITDA潛在的推升空間,可謂相當受到期待。

新聞02

半導體30指數偏空 保守看後市 工商時報 李娟萍 2022.10.24 圖/本報資料照片 FacebookLineTelegramTwitterWeChatPrintFriendly 聯準會官員再釋出鷹派言論,認為年底利率可能遠高於4%,美債殖利率再攀升,而標普五百指數波動率上升,顯示投資人避險情緒再起。美債殖利率曲線倒掛使得投資人仍然擔憂未來經濟衰退的可能。 與台灣半導體最相關的費城半導體指數,雖然有反彈依然未能站上月線,尚未脫離空頭走勢。 富邦期貨分析師曹富凱表示,半導體30指數並沒有完全反映美股近日的賣壓,在下方支撐極度薄弱情形下,半導體30指數只能保守看待。 展望未來行情,近期台積電的法說會提到,將下修明年度的資本支出,雖然產業龍頭台積電在先進製程持續領先同業並且持續樂觀看待車用與高端運算的應用但是手機與個人電腦的終端市場需求持續衰退。總體而言,市場仍然擔憂半導體這個產業,正經歷衰退循環過程。 未來展望方面,半導體產業明年營收可能會由高點反轉,明年營收以及資本支出都出現雜音和疑慮,半導體指數將會繼續承壓。 另外,從資金的結構面來看,台幣近期的持續貶值,已經貶破六年新低,隨著美國聯準會的持續升息,台灣與美國之間的利差持續擴大,外資法人將會持續賣超台股,並且匯出台幣,不利半導體指數後續發展。 半導體30指數以偏空看待,投資人應伺機出清手上多單部位。(富邦期貨分析師曹富凱提供,李娟萍整理) 半導體台股股市半導體產業

新聞03

無懼產業利空 外資鎖定2大族群海底撈寶 工商時報 數位編輯 2022.09.11 台股示意圖。圖/Freepik FacebookLineTelegramTwitterWeChatPrintFriendly 鮑爾領銜聯準會眾官員主演鷹派大戲,扭轉原先市場對於貨幣政策短期將轉鴿派的樂觀預期,美國十年期公債殖利率衝上三.二%,美元指數衝上一一○新高,並中斷美股的反彈之路,導致各指數連續重挫,跌破所有均線,也拖累台股加權指數跟著向下收斂。但在大盤回檔測試支撐的背景下,卻有部分遭遇產業利空衝擊的族群,獲得外資逆勢力挺,營造股價利空不跌的條件,有望成為未來能在止跌後反彈的契機。 消費者行為改變 零售業銷售差、庫存高 受能源及食品價格飆漲限縮可支配所得,加上解封後消費行為改變,民眾將更多的錢用於外出用餐及娛樂,對零售產業帶來不小衝擊。根據美國商務部人口普查局八月十七日所公布的調查,美國七月百貨公司零售額月減○.五%、年減一.四%,連續第二個月呈現年減;六月底零售商存貨額月增二%、年增十九.八%,再創一九九二年開始統計以來新高,存貨/銷售比也自五月的一.二○升至一.二一,創二○二一年二月以來最高。 通膨對低收入民眾的消費影響尤為嚴重,消費趨勢轉變更使許多零售商面臨庫存過剩的問題,服裝零售商在銷售業績及信心均已轉趨悲觀,並不得不開始降價求售。在先前美股財報周期間,包括Gap、Victoria’s Secret、A&F、Urban Outfitters等等美國服飾零售商均有提及銷售衰退及庫存增加的問題,Urban Outfitters更為了去化庫存,表示折扣及降價幅度預料將會相當驚人。 成衣廠商保守看 外資卻找到樂觀理由 因應民眾消費縮手的趨勢,全球服飾零售商及品牌廠均已放緩下單速度,且為避免不確定風險,也將以往長約改為短單、急單,導致整個成衣產業的第四季營運由原本的平穩下修至保守。國內成衣大廠儒鴻(1476)表示過去客戶下單方式會早在半年前就先下單八、九成,但今年下單模式已不同,為庫存管理、去化,現在品牌廠訂單多是短單、急單。 除一個月前才會下單外,下單量也僅有六成,客戶要觀察市場消費能力,待庫存去化後才追加單。甚至儒鴻與另一家成衣大廠聚陽(1477)還預期,二○二三年上半年產業景氣、品牌廠下單的動能,勢必讓成衣廠的挑戰更加嚴峻。 空頭大摩也翻多! 相較成衣廠保守看待產業景氣,外資Sell Side逆勢看好,類似趁著利空進場撿便宜的邏輯,帶動成衣族群成為近期股價利空不跌的代表之一。摩根士丹利將儒鴻視為成衣代工領域的首選標的,看好其機能性產品及運動服飾品牌客戶,表現相對優於同業。在通膨背景下,消費者對機能性產品的需求不減反增,因為將更針對性地購買服飾,這點可從儒鴻今年布料銷售成長四○%看出,主要歸功於品牌客戶,尤其是Lululemon對機能性布料的偏好。基於對功能性服裝的需求彈性,預估儒鴻的布料收入在第三季度將創新高。 摩根士丹利則看好聚陽能生產加急訂單,有助於獲得電商客戶的大訂單。因疫情之後,電商已成為美國消費者主要購物管道,使Amazon的服裝銷量超越Walmart,成為全國第一大服飾零售通路。聚陽的競爭核心是處理多品類產品,且生產基地具靈活性,並擁有處理短交貨期訂單的能力,加上電商客戶正在積極擴大自有品牌產品的曝光率,即便電商訂單通常沒有更好的定價能力,但優點是訂單量大,加上沒有實體零售商需負擔的營運支出,利潤未必會被稀釋。 摩根士丹利並認為聚陽先前股價已反應日本客戶UNIQLO在今年第四季及二○二三年年的訂單動能及二○二三年第一季庫存消化可能結束。但來自電商訂單的上行潛力尚未被市場反應,因此調高其目標價與評等,觀點一周內就由空翻多。 ABF屋漏偏逢連夜雨 近期產業變化猶如屋漏偏逢連夜雨的ABF三雄,也有機會成為股價利空不跌的新族群。 原先受客戶訂單減少、市場供需恐反轉預期衝擊,股價天天都便宜,好不容易在近兩個月打出底部,九月初又因美國禁止AI晶片出口至中國的利空再大跌向下破底。 由於Nvidia及AMD未來高階GPU出口至中國,需要先取得美國政府同意,勢必對產品銷售產生負面影響,將減少對生產該GPU所需的ABF載板需求,甚至還會打亂ABF廠的擴廠計畫,增添未來營運表現的變數。 Nvidia及AMD均為景碩(3189)、欣興(3037)及南電(8046)的前三大客戶,合計占ABF載板出貨比重二○%〜三○%,雖然美國政府隨後又給予Nvidia及AMD的高階GPU出口禁令一個緩衝期,對ABF族群營運不會產生立即的影響,但緩衝期後的營運勢必會受到衝擊,市場對未來營運展望也會跟著修正。 外資Sell Side、Buy Side齊撐雨傘 只是觀察外資Sell Side對此事件的分析報告,觀點似乎並沒有如股價表現的那麼悲觀,外資Buy Side在調節三雄持股一天後也馬上就反手買超,頗有股價修正近尾聲的味道,有利未來出現跌深反彈的走勢發展。外資Sell Side高盛認為美國AI晶片禁令對投資情緒影響大於基本面,因伺服器GPU占今年ABF載板需求不到五%,中國市場又僅占全球伺服器GPU需求的十〜十五%,加上禁令又僅限於最高階的伺服器GPU,對基本面的實際影響非常有限。 摩根大通認為欣興雖然是Nvidia及AMD高階產品的重要供應商,但每年相關營收不超過五千萬美元,僅為公司今年ABF事業營收的二%,預期不只欣興所受影響極低,對其他ABF廠的影響也完全可控。 里昂證券則指出,儘管半導體庫存壓力導致ABF需求疲軟,但根據南電日前說法,受惠其主要CPU客戶獲得市占分額,網通、電信及車用需求回溫,晶片設計升級將持續扮演ABF載板內含價值提升的關鍵動能,認為ABF訂單依然強勁。 延伸閱讀 金控帳上虧8,000億還能存?專家剖析這檔 SCFI崩2位數該跳船?達人曝短打時間點 台積除息在即 5大外資目標價 先看先贏 鐵定有事?這檔鋼鐵股狂飆10倍卻爆隱憂 亞幣狂貶國際資金外流?央行難題全解析 台股紡織股紡纖廠ABF

4904遠傳2023存股推薦dcard, 2904匯僑高殖利率股票推薦dcard, 3004豐達科高殖利率股票推薦

OPEN445RE115EF5EE

 


5521工信台股2023存股推薦開戶券商ptt 6449鈺邦小資2023存股推薦開戶券商 《日股》半2706第一店高殖利率股票推薦 5258虹堡高殖利率股票推薦 2023電子股哪支殖利率高

 

arrow
arrow

    s66yzcaf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